兩個高家寂寞的靈魂,卻是家中最靠近彼此的人-《有生之年》裡的伯侄情誼

沒有意外的話,這是我今年最喜歡的一部劇。

在看第一次時,我就被謝展榮飾演的高丞佑這個角色給吸引,因為他看出去的世界,和大人的如此不同,又或者是,因為我們都長大了,所以不再這樣看世界。因此,在《有生之年》中,有一個「高丞佑的視角」,望向大人的世界。而他也是推進這部劇超關鍵的角色,有很多場重要的對話都是高丞佑帶出來的,尤其是他和阿伯高嘉岳,再抽離變成第三人角度來看,我會感覺這兩個高家寂寞的靈魂,卻是最靠近彼此的人,所以寫下這篇回味高嘉岳和高丞佑的伯侄情誼。

高嘉岳和高丞佑這對伯侄有著特別的情誼,能跨越年紀成為彼此的陪伴。 圖片來源:有生之年 八大電視

面對人生的苦澀,最能幫他的是最沒有包袱的阿伯

丞佑之所以寂寞,是因為沒有人能好好傾聽他,面對好友阿樂的自殺,他的心事似乎是沒有人能訴說,爸媽、學校師長都是上對下的教育模式,讓人想起小時候種在心中沒有辦法化解的苦澀,但高嘉岳的出現,讓這一切可以不一樣,因為他最無所謂、最沒有大人的包袱,所以他帶著高丞佑他們的樂團去完成「為阿樂的悼念」,讓情緒得以有出口,從這時開始,丞佑就知道這個大人跟其他人不一樣,好像是可以瞭解他的人,這也是為什麼後來面對初戀、爸爸失業,也都是跑去找阿伯,他們的距離越來越靠近。

高嘉岳代替父母去學校,卻意外幫他們完成「為阿樂的悼念」。圖片來源:有生之年 八大電視

高嘉岳最真心、最真情的一次告解

高嘉岳吊兒啷噹、無所謂的個性,很難講什麼心裡話,長大後這種性格也成了他逃避的保護色。在丞佑告訴高嘉岳,他看到了那封遺書後,高嘉岳想要裝沒事呼嚨過去,這個行為是大人很容易的虛偽和逞強,但在丞佑說「笑,可不可以不要那麼假啊?」,那個看似觸不到的內心被觸動了,高嘉岳終於坦白埋藏在內心深處的那段秘密,那是嘉岳最真情、最不虛假的一次,通常只有自己一個人可以看到的樣子,丞佑卻能打破年齡的距離,讓嘉岳說出真心話,說到真情的哭了,那時刻,他們的距離是多麼靠近。

高嘉岳向侄子坦承曾經試圖輕生,那個被他埋藏在心裡深處的秘密。 圖片來源:有生之年 八大電視

丞佑身上看得到孩子純真的模樣,開心就開心、難過就難過、生氣就生氣,反觀大人反射性地裝得雲淡風輕?不願意面對且接受自己的脆弱,好像那樣才是成熟的大人,可是這樣好假喔,為什麼難過的事要笑?為什麼認真的事情不能好好談?難道變成大人就是變得越來越假嗎?

高嘉岳在小孩身上找到「生活的感覺,人生的意義」

中年一事無成的高嘉岳,原本想要回到家來個漫長的告別。從小到大不被重視的失衡感,讓他老早就不把自己當成家的一份子了,像是孤獨的離島,沒什麼價值感。在被女友劈腿、創業失敗後,更是覺得可以一走了之算了,當他說出人生沒有了目標和意義,特別有種失重感。但在丞佑看到阿伯的遺書後,決定幫助他好好談一場戀愛,兩個寂寞不被理解的人,成了拉彼此一把的人。

高嘉岳去看丞佑社團成發那次,雖然阿伯一開始半推半就不想參加,但這場成發他卻看到哭,他在高丞佑身上看到的是努力活過的證明,他看到他的侄子比他更勇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,有時候很奇怪吧,我們會被小孩子的熱血提醒什麼是認真的生活,某一部分是因為我們已經失去了那種對生命的熱忱和勇敢。這場戲真的很棒,那個氛圍完全正確。

高嘉岳在丞佑的成發上面看到眼眶泛紅。圖片來源:八大電視 有生之年
丞佑想在成發上跟紅茶告白,紅茶沒來,但至少他試過了。 圖片來源:八大電視 有生之年

之後就帶出這部劇很重要的一段,丞佑和阿伯在天橋上的對話,「你一定有什麼事想要去做但是還沒有去做的,不管是什麼,勇敢的去做,我沒有留下遺憾,你也不要留下遺憾,好嗎?」然後丞佑給阿伯一個溫暖厚實的擁抱,這大大鼓勵了高嘉岳決定好好的去追回初戀。

其實在這一幕前,丞佑是先說了「你為什麼要假裝忘記啊?」,在社團成發被鼓舞的勇氣,其實離開現場很快就又會縮回去了,那種可以奮不顧身的勇敢可能很快就消失,而且長越大消失越快?所以要不是丞佑追上阿伯,用那段話和擁抱給高嘉岳一針強心劑,他可能還是如常地逃避著,假裝什麼都無所謂、什麼都不在乎。

每一次的「阿伯」都有意義

劇中高丞佑叫高嘉岳很多次「阿伯」,每一次喊阿伯似乎都有沒說出口的語言,那是青澀的表達、無聲的語言。

第一次,丞佑面對初戀的不知所措,去找阿伯幫忙,阿伯一開始不想答應,但丞佑真心的盧一盧叫「阿伯」後,高嘉岳竟然答應了,高丞佑的「阿伯」在於他信任高嘉岳,因為他知道也許只有阿伯可以懂他、幫他,他是唯一不一樣的大人;相信高嘉岳也接收到了,在所有人都不看好他的失能感下,他可以做些什麼,做個有用的人。

面對初戀,丞佑去找嘉岳幫忙追紅茶。圖片來源:有生之年 八大電視

第二次,丞佑在看到阿伯的遺書後,決定幫他好好談一場戀愛,然後在天橋上鼓勵高嘉岳「阿伯,試試看啦,好不好?我們試試看,加油」,雖然丞佑孩子般生澀的表達,但卻是100%真心的鼓勵高嘉岳去完成心裡面想的事情,丞佑說的是「我們」試試看,他已經把阿伯當成自己人,關心的不是別人的事。

第三次,丞佑直接拿出傳單邀請阿伯去看成果發表,阿伯百般不情願,盧了很久,最後丞佑說「你一定要去!這樣我對你才有意義,你才會記得我啦,阿伯!」這句話是殺手鐧,有著大人沒有討論空間的絕對,看似要阿伯給他勇氣讓他可以對紅茶告白,但丞佑更在意的是阿伯,阿伯在他生命中已經有了一定重量,他要的是高嘉岳記得他,因為前面他才說過「才不會在死掉之前,什麼都不記得,留下遺憾」,高嘉岳可能沒想過,有人會希望被他記得,那種價值感。

丞佑拿出成發傳單要高嘉岳參加。 圖片來源:有生之年 八大電視

第四次,丞佑得知阿伯又要再次離開,開始在天橋上一直跑一直跑一直跑,無聲的抗議,最後爆發對高嘉岳說「你幹嘛一直管我?你又不是我阿伯!」幾近失控的發洩是丞佑曾經認定阿伯、曾經相信過他的證明,好像終於找到一個可以理解他的人,可是這個已經在他生命中有一定重量的人,現在卻說走就走,那種無助、憤怒和失落,深深讓他受傷,他是帶來希望的人,卻也是帶來失望的人。最後,高嘉岳一句「好好長大,不要學我」讓人悵然若失。

得知阿伯要離開後,丞佑在天橋上一直奔跑著,發洩心中的難過。 圖片來源:有生之年 八大電視

看完《有生之年》,我真的很愛高丞佑這個角色,有很多幕重要場景和對話,都是高丞佑帶出來的,而且他讓我們看見大人們的矛盾和虛假。在高丞佑的視野裡,他總是看到在逃避的大人、不真心活著的大人,說真的,在這個家每個人都有逃避面對的議題,逃久了也就慣性地活著,誰也沒有比較快樂。

這部劇的小孩可能比大人還大人,大人卻比小孩還小孩。曾幾何時,我們需要被小孩子提醒「生活的感覺和人生的意義」,有時候小孩子好像比我們大人活得還認真、還願意往前衝、願意去解決問題,是什麼時候開始,我們越活越回去了?變成什麼都不敢的大人?這是我在高丞佑這個角色身上得到的反思,如果不是這個角色,好像就不會有這麼強的對比。

在我27歲的年紀看這部劇,還慶幸離純真無邪沒有太遠,但卻也能感受到長大帶來的束縛,也許在還有意識的時候,要試著保有自己的天真、勇敢和衝勁,謝謝《有生之年》這部劇,謝謝高丞佑!

本文同步投稿於天下獨立評論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