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薩克有地鐵嗎?有。我在前往哈薩克之前,以為這個國家沒有地鐵,沒想到居然有,但其實也只有一條線11個站,阿拉木圖地鐵雖然沒辦法去到太多地方,但地鐵站本身很有特色,可以當作觀光景點,地鐵風格是蘇聯式的風格,而且每個站都有不同的主題設計,所以我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,走訪了阿拉木圖所有的地鐵站,如果也想要找機會去看看阿拉木圖的地鐵,歡迎參考這篇文章。
想知道阿拉木圖怎麼搭?請直接點擊阿拉木圖地鐵怎麼搭?
阿拉木圖地鐵路網圖
這是阿拉木圖地鐵路線圖,這條路線蘇聯時期1988年開始建設,蘇聯解體後2011年才正式開通使用。目前有11個站,基本上是東西向的,未來還可能會再延伸。

第一站:Raiymbek Batyr-紀念哈薩克傳奇戰士
✓ 交通樞紐
這是離火車站最近的一個地鐵站,車站整體明亮、開闊,有氣派感,兩側就是月台。這個車站名稱是紀念一名哈薩克的傳奇戰士-Raiymbek Batyr,他保衛祖國抵禦準噶爾人的入侵,手扶梯牆上騎著馬威風凜凜的戰士想必就是他!
這是離火車站最近的一個車站,但走到火車站也要12分鐘的時間。


第二站:Zhibek Zholy-中亞古絲路文化
✓ 鄰近景點、超深地鐵站
這是以絲路文化為主題的車站,月台設計是用遊牧民族氈房的骨架,月台底部牆上可以看見絲路駱駝商隊。這個站同時也靠近阿拉木圖市區主要景點,如潘菲洛夫公園、升天大教堂,很常會利用到。這個站也有超長的地下手扶梯可以體驗。


第三站:Almaly-阿拉木圖是顆大蘋果
✓ 鄰近景點、超深地鐵站
第三站是Amaly站,在哈薩克語裡面是「蘋果」的意思,也跟阿拉木圖Almaty這個城市名稱有關,過去這個城市舊名就是Almaly。
這個車站月台民族風格強烈,用遊牧民族常見的圖騰去設計,燈飾古典優雅,也有很深很長的手扶梯。車站靠近阿拜歌劇院,車站出來的潘菲洛夫步行街也很有趣,有很多大蘋果裝飾。

第四站:Abay-哈薩克偉大詩人阿拜
✓ 鄰近景點、超深地鐵站
阿拜站是以哈薩克非常重要的文學家阿拜命名,他是哈薩克偉大的詩人,在哈薩克會經常看到他的名字,有非常崇高的地位。
這個車站同時也是最深的地鐵站,在70公尺地下深度,所以想要搭最長手扶梯就來這一站。另外,這個車站靠近哈薩克中央國家博物館、獨立紀念碑,以及Kok Tobe纜車站,也是很常會用到的車站。

第五站:Baikonur-太空科技的決心
拜科努爾站是以太空科技為主題的地鐵站,拜科努爾就是哈薩克知名的火箭發射站,空間設計以科技藍為主題色,看過去就跟其他地鐵站相當不同,月台底部還有火箭發射影片,相當有趣。

第六站:Auezov Theater-劇院人文風範
✓ 鄰近景點
Auezov劇院站就是位於Auezov劇院,Mukhtar Auezov是蘇聯時期重要的作家,產出了許多重要著作。
這個站我很喜歡,一下車像來到9又4分之3月台,月台拱門非常有風味,散發濃厚的古典人文風氣。燈飾古典華麗,牆上刻畫了古老遊牧民族的生活畫面,月台底部的婚禮馬賽克藝術裝飾很有特色,可以看很久。



第七站:Alatau-美麗的雪山
阿拉套站,這個詞也是出現頻率很高,阿拉套指的是美麗的山,也就是那些城市中可望見的天山山脈,而這個站月台上方也有雪山的印象畫。
不過這個站很特別,不是把月台設在中央,而是兩側,有不同方向分流的設計,跟其他站不一樣,進站要稍微看一下自己是在哪個月台。

第八站:Sayran-賽蘭湖人工水庫
✓ 交通樞紐
賽蘭湖站,這個站位在賽蘭湖人工水庫附近,賽蘭湖算是阿拉木圖一個交通樞紐,北邊有賽蘭公共汽車站,有前往其他城市的巴士客運。
賽蘭湖站站體結構與其他站不同,有挑高設計、格局方正立體,給人開闊的感覺,還有很多根柱子。這個站有很多阿拉木圖舊照可以看,還蠻有趣的,一些阿拉木圖重要建築也在其中。

第九站:Moskva-向莫斯科致意
Moskva就是莫斯科站,這個車站的莫斯科印象也很鮮明,用多根紅柱打造紅場的畫面,站體結構類似賽蘭湖站,是挑高空間格局方正的車站,還有放莫斯科紅場的照片。站外也有一個莫斯科購物中心,所以有人說要去莫斯科就是來這裡😆


第十站:Saryarka-薩雅克草原
Saryarka站是以哈薩克中部的世界文化遺產Saryarka草原命名,這個車站乍看蠻像某種類型的地下道,空間較低矮,比較古樸,但燈飾是圓環型的,蠻特別的。月台底部有一個音樂家的攝影展,還有首都阿斯塔納的地標建築群的浮雕。


第十一站:Baurjan Momyshuly-傳遞和平的人
這個站是阿拉木圖地鐵目前的最後一站。Baurjan Momyshuly是蘇聯時期的軍官和作家,參與了第二次世界大戰,在經歷了可怕的戰爭後,他比任何人都還要珍惜和平,所以在這個車站可以看到這位英雄的肖像,和他對和平的思想。

阿拉木圖地鐵怎麼搭?
介紹完阿拉木圖的11個地鐵站,來分享一下阿拉木圖地鐵要怎麼搭~
找到地鐵站後走下去,阿拉木圖很多地鐵站都很有蘇聯特色,就是挖的很深,要搭非常長的手扶梯才能到月台,這也是蠻有趣的體驗。

要入站前,要做安檢(對,哈薩克很多地方要安檢),把身上的包包過安檢機,然後人走安檢門。
要入閘口前要有車票,可以到窗口櫃檯現金或信用卡買車票代幣,或是事先準備ONAY實體卡,走ONAY專用閘門,就可以刷卡進站了,搭一次不論多遠幾站都是100堅戈(約台幣7元)。

阿拉木圖地鐵站的特色是月台在中央,左右兩側就是來往不同方向的列車,然後車站設計像是一個隧道,有很多不同的拱門,好像可以在這邊玩捉迷藏,每個車站也有不同的主題設計,第一次來到都會覺得蠻新鮮的。

然後列車來了就上車,進入車廂好像回到台北,很像台北捷運的感覺,很新、很明亮,只是身旁站著異國五官臉孔的乘客。對了,因為地鐵站通常都在地底深處,所以手機都不會有訊號,沒辦法上網,有wifi但試過連不上,所以進地鐵站要有心理準備完全跟地面失聯。
到站後,就下車出站,出站是不用刷卡的,閘門會自己打開的~
以上就是我的阿拉木圖地鐵巡禮紀錄,把這篇寫完有再次搭上阿拉木圖地鐵的感覺,一個站一個站這樣看,有很多照片紀錄,但礙於篇幅沒辦法把所有照片都呈上,當時每搭一站都要下車,到後來其實也挺累的,不過還好我還是走完所有的車站,現在看每個車站真的都是有各自的特色,還能透過每個車站的名稱、設計更了解哈薩克,還有他們歷史文化和英雄人物,謝謝當時的我有這個奇想完成阿拉木圖地鐵巡禮。
我個人最喜歡的車站是Auezov劇院站,一下車就覺得好像來到哈利波特的火車月台,那種復古的月台感,車站設計不完全是圓弧或是方正,而是折衷,很有特色。